Spring循环依赖底层原理

两个对象之间彼此依赖,在A对象中依赖B对象,在B对象中又依赖了A对象。

Posted by Sunfy on 2021-07-23
Words 3.5k and Reading Time 12 Minutes
Viewed Times
Viewed Times
Visitors In Total

什么是循环依赖?

循环依赖简单来说,就是两个对象之间彼此依赖,在A对象中依赖B对象,在B对象中又依赖了A对象。单纯程序代码角度来说,这并不是什么问题,对象之间的相互依赖再正常不过了。但是如果这样的问题放在Spring中,那问题就来了。

因为在Spring中,一个对象有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,并不是简单的new出来就完事了,正因为有了bean的生命周期,才会出现循环依赖的问题。

那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Spring中Bean的生命周期,参考SpringBean的生命周期详解Spring底层核心原理

通过分析SpringBean的生命周期,我们可以发现,在Spring中,要构造一个Bean,包括了New这个步骤(构造方法反射),得到一个原始对象后,Spring需要给对象中的属性进行依赖注入,那我们重点了解下这个注入过程又是怎么样呢?

比如有一个A类,A类中存在一个B类的b属性,所以在A类生成一个原始对象之后,就会去给b属性去赋值,此时就会选择b属性的类型和属性名去BeanFactory中去获取B类所对应的单例bean,

  • 如果此时BeanFactory中存在B对应的bean,那么直接拿来赋值给b属性;
  • 如果此时BeanFactory中不存在B对应的Bean,则需要生成一个B对应的bean,然后赋值给b属性。

如果是第二种情况,那么就需要去生成,就会经过B的bean的生命周期。

在创建B类的Bean的过程中,如果B类中存在一个A类的a属性,那么创建B的bean的过程中就需要A类对应的bean,但是触发B类的Bean的创建条件是A类Bean在创建过程中的依赖注入,所以二者相互依赖就出现了循环依赖:

A(Bean创建) -> 依赖b属性 -> 触发创建B Bean -> B依赖了a属性 -> 需要A Bean (但是此时A的bean还在创建过程中)

上述过程中就导致了A Bean创建不出来,B Bean也创建不出来。

在spring中,通过某种机制帮我们解决了部分循环依赖的问题,那就是三级缓存。

最终目的

创建依赖对象B的对象A,最终我们想要得到两个经历过完整生命周期的Bean,在Spring中我们在解决简单的循环依赖之外,还要考虑到Spring AOP的问题,我们最终要得到的经历过完整生命周期的Bean,如果bean是需要经过AOP的,那必然得到的是AOP代理对象。带着这个目的,接着看Spring中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。

三级缓存

三级缓存是我们通常的叫法,具体分别是指:

  • 一级缓存:singletonObjects,其中缓存的是已经经历了完整生命周期的bean对象
  • 二级缓存:earlySingletonObjects,比singletonObjects多了一个early,表示缓存的是早期的bean对象,早期表示Bean生命周期还没有走完就把这个bean放入了earlySingletonObjects。
  • 三级缓存:singletonFactories,缓存的是ObjectFactory,表示对象工厂,表示用来创建早期bean的对象工厂。

解决循环依赖

原因分析

还是上面的例子

A创建时-> 需要B -> B去创建 -> 需要A,导致产生了循环。

image-20210924091518429

所以说想要解决循环依赖问题,那就必须打破这个循环,如果打破这个循环,Spring中处理方式是增加了中间人,也就是我们上面介绍到的三级缓存。

Spring解决循环依赖

image-20210924091752926

A的bean创建过程中,进行依赖注入之前,先把A的原始Bean放入缓存(提早进行暴露,只要放到缓存中了,其他bean需要时就可以从缓存中获取到),放入缓存中后,再进行依赖注入,此时A的bean依赖了B的bean,如果B的bean不存在,则需要创建b的Bean,创建过程和A一样,也是先创建一个B的原始对象,然后把B的原始对象提在的暴露出来放入缓存中,然后在B的原始对象中进行依赖注入A,此时能从缓存中拿到A的原始对象(只是A的原始对象,并不是最终的bean),B的原始对象依赖注入完之后,B的生命周期结束,那么A的生命周期也能结束。

在这整个过程中,都只有一个A的原始对象,所以对于B而言,在进行属性注入时,注入的是A的原始对象,也没有关系,因为A原始对象在后续的生命周期中在堆中没有发生变化。

从上面看出,似乎只需要这一个缓存就能够解决循环依赖的问题了,那为什么Spring中还需要singletonFactories呢?

我们想这么一个场景:如果A的原始对象注入给B属性之后,A的原始对象进行了AOP产生了一个代理对象,此时就会出现,对于A而言,它的Bean对象其实应该是AOP之后的代理对象,而B的a属性对应并不是AOP之后的代理对象,这就产生了冲突。就会出现 B依赖的A和最终的A不是同一个对象

AOP就是通过一个BeanPostProcessor来实现的,这个BeanPostProcessor就是AnnotationAwareAspectAutoProxyCreator,它的父类AbstractAutoProxyCreator,而在Spring中AOP利用的要么是JDK动态代理,要么CGLib的动态代理,所以如果给一个类中的某个方法设置了切面,那么这个类最终就需要生成一个代理对象。

一般过程:A类 -> 生成一个普通对象 -> 属性注入 -> 基于切面生成一个代理对象 -> 把代理对象放入singletonObjects单例池中。

Spring中两个功能是IOC和AOP,而循环依赖又是属于IOC范畴的,这两大功能要想并存,Spring中就需要特殊处理,以实现循环依赖。

Spring中处理的方式就是利用了三级缓存singletonFactories。

首先,singletonFactories中村的是某个BeanName对应的ObjectFactory,在bean的生命周期中,生成完原始对象之后,就会构造一个ObjectFactory存入singletonFactories中,这个ObjectFactory是一个函数式接口,所以支持Lambda表达式:() -> getEarlyBeanReference(beanName, mbd, bean)

上面的Lambda表达式就是一个ObjectFactory,执行该Lambda表达式就会去执行getEarlyBeanReference方法,而该方法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protected Object getEarlyBeanReference(String beanName, RootBeanDefinition mbd, Object bean) {
Object exposedObject = bean;
if (!mbd.isSynthetic() && has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s()) {
for (BeanPostProcessor bp : getBeanPostProcessors()) {
if (bp instanceof Smart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) {
Smart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 ibp = (Smart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) bp;
exposedObject = ibp.getEarlyBeanReference(exposedObject, beanName);
}
}
}
return exposedObject;
}

该方法会去执行Smart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中的getEarlyBeanReference方法,而这个接口下的实现类中只有两个类实现了这个方法,一个是AbstractAutoProxyCreator,一个是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Adapter,它的实现如下:

1
2
3
4
5
// 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Adapter
@Override
public Object getEarlyBeanReference(Object bean, String beanName) throws BeansException {
return bean;
}
1
2
3
4
5
6
7
// AbstractAutoProxyCreator
@Override
public Object getEarlyBeanReference(Object bean, String beanName) {
Object cacheKey = getCacheKey(bean.getClass(), beanName);
this.earlyProxyReferences.put(cacheKey, bean);
return wrapIfNecessary(bean, beanName, cacheKey);
}

在整个Spring中,默认就只有AbstractAutoProxyCreator真正意义上实现了getEarlyBeanReference方法,而该类就是用来进行AOP的。上文提到的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r的父类就是AbstractAutoProxyCreator。

那么getEarlyBeanReference方法到底在干什么? 首先得到一个cachekey,cachekey就是beanName。 然后把beanName和bean(这是原始对象)存入earlyProxyReferences中 调用wrapIfNecessary进行AOP,得到一个代理对象。

那么,什么时候会调用getEarlyBeanReference方法呢?回到循环依赖的场景中

image-20210924095036593

这个ObjectFactory就是上文说的labmda表达式,中间有getEarlyBeanReference方法,注意存入singletonFactories时并不会执行lambda表达式,也就是不会执行getEarlyBeanReference方法

从singletonFactories根据beanName得到一个ObjectFactory,然后执行ObjectFactory,也就是执行getEarlyBeanReference方法,此时会得到一个A原始对象经过AOP之后的代理对象,然后把该代理对象放入earlySingletonObjects中,注意此时并没有把代理对象放入singletonObjects中,那什么时候放入到singletonObjects中呢?

我们这个时候得来理解一下earlySingletonObjects的作用,此时,我们只得到了A原始对象的代理对象,这个对象还不完整,因为A原始对象还没有进行属性填充,所以此时不能直接把A的代理对象放入singletonObjects中,所以只能把代理对象放入earlySingletonObjects,假设现在有其他对象依赖了A,那么则可以从earlySingletonObjects中得到A原始对象的代理对象了,并且是A的同一个代理对象。

当B创建完了之后,A继续进行生命周期,而A在完成属性注入后,会按照它本身的逻辑去进行AOP,而此时我们知道A原始对象已经经历过了AOP,所以对于A本身而言,不会再去进行AOP了,那么怎么判断一个对象是否经历过了AOP呢?会利用上文提到的earlyProxyReferences,在AbstractAutoProxyCreator的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方法中,会去判断当前beanName是否在earlyProxyReferences,如果在则表示已经提前进行过AOP了,无需再次进行AOP。

对于A而言,进行了AOP的判断后,以及BeanPostProcessor的执行之后,就需要把A对应的对象放入singletonObjects中了,但是我们知道,应该是要把A的代理对象放入singletonObjects中,所以此时需要从earlySingletonObjects中得到代理对象,然后入singletonObjects中。

整个循环依赖解决完毕。

总结

至此,总结一下三级缓存:

  • singletonObjects:缓存经过了完整生命周期的bean
  • earlySingletonObjects:缓存未经过完整生命周期的bean,如果某个bean出现了循环依赖,就会提前把这个暂时未经过完整生命周期的bean放入earlySingletonObjects中,这个bean如果要经过AOP,那么就会把代理对象放入earlySingletonObjects中,否则就是把原始对象放入earlySingletonObjects,但是不管怎么样,就是是代理对象,代理对象所代理的原始对象也是没有经过完整生命周期的,所以放入earlySingletonObjects我们就可以统一认为是未经过完整生命周期的bean。
  • singletonFactories:缓存的是一个ObjectFactory,也就是一个Lambda表达式。在每个Bean的生成过程中,经过实例化得到一个原始对象后,都会提前基于原始对象暴露一个Lambda表达式,并保存到三级缓存中,这个Lambda表达式可能用到,也可能用不到,如果当前Bean没有出现循环依赖,那么这个Lambda表达式没用,当前bean按照自己的生命周期正常执行,执行完后直接把当前bean放入singletonObjects中,如果当前bean在依赖注入时发现出现了循环依赖(当前正在创建的bean被其他bean依赖了),则从三级缓存中拿到Lambda表达式,并执行Lambda表达式得到一个对象,并把得到的对象放入二级缓存(如果当前Bean需要AOP,那么执行lambda表达式,得到就是对应的代理对象,如果无需AOP,则直接得到一个原始对象)。
  • 其实还要一个缓存,就是earlyProxyReferences,它用来记录某个原始对象是否进行过AOP了。

反向分析singletonFactories

为什么需要singletonFactories?假设没有singletonFactories,只有earlySingletonObjects,earlySingletonObjects是二级缓存,它内部存储的是未经过完整生命周期的bean对象,Spring原有的流程是出现了循环依赖的情况下:

  • 先从singletonFactories中拿到lambda表达式,这里肯定是能拿到的,因为每个bean实例化之后依赖注入之前,就会生成一个lambda表示放入singletonFactories中
  • 执行lambda表达式,得到结果,将结果放入earlySingletonObjects中

那如果没有singletonFactories,该如何把原始对象或AOP之后的代理对象放入earlySingletonObjects中呢?何时放入呢?

首先,将原始对象或AOP之后的代理对象放入earlySingletonObjects中的有两种:

  • 实例化之后,依赖注入之前:如果是这样,那么对于每个bean而言,都是在依赖注入之前会去进行AOP,这是不符合bean生命周期步骤的设计的。Spring中AOP发生在初始化之后。
  • 真正发现某个bean出现了循环依赖时:按现在Spring源码的流程来说,就是getSingleton(String beanName, boolean allowEarlyReference)中,是在这个方法中判断出来了当前获取的这个bean在创建中,就表示获取的这个bean出现了循环依赖,那在这个方法中该如何拿到原始对象呢?更加重要的是,该如何拿到AOP之后的代理对象呢?难道在这个方法中去循环调用BeanPostProcessor的初始化后的方法吗?不是做不到,不太合适,代码太丑。最关键的是在这个方法中该如何拿到原始对象呢?还是得需要一个Map,预先把这个Bean实例化后的对象存在这个Map中,那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用第一种方案,但是第一种又直接打破了Bean生命周期的设计。

所以,我们可以发现,现在Spring所用的singletonFactories,为了调和不同的情况,在singletonFactories中存的是lambda表达式,这样的话,只有在出现了循环依赖的情况,才会执行lambda表达式,才会进行AOP,也就说只有在出现了循环依赖的情况下才会打破Bean生命周期的设计,如果一个Bean没有出现循环依赖,那么它还是遵守了Bean的生命周期的设计的。


Copyright 2021 sunfy.top ALL Rights Reserved

...

...

00:00
00:00